依法治藏让雪域高原的明天更美好

发布时间:2020-12-06  来源: 中国西藏网  

  12月4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这令今年的国家宪法日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中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世之仪表。”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指引正确方向、提供行动指南。

  在2015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2020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中,“必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是“十个必须”之一。依法治藏,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发展与安全工作各方面,不断提升新时代依法治藏的能力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推进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在法院系统工作了30多年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中级人民法院前副院长康春生就曾从一名法官的视角向媒体谈过西藏自治区法治进程和变化的感受:上世纪80年代,法院一年不过审理十几起芝麻大、绿豆小的没有办理结婚证的“离婚案”、家庭矛盾纠纷案等案子;随着法治建设加快,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法院接收的案件不仅数量翻了10倍猛增到超过100件,类型也丰富了起来,合同、名誉权、著作权、行政案件等案件类型纷纷出现。

  案件数量和类型的增加,不仅体现了法治的进步,更明显地体现出了群众法制意识的增强。与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群众法制意识提高的速度恰好成正比。

  据统计,2019年,西藏自治区各级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共受理案件40429件、审执结35661件,同比分别上升32.22%、30.39%。面对受理案件增长近万件的压力,审限内结案率保持在99%以上。

  其中,审结刑事案件3094件4062人,始终保持对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犯罪和社会高度关注犯罪的高压态势。推进了平安西藏、法治西藏建设,维护了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审结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158件,民商事案件21753件,结案标的额30.14亿元,同比分别上升23.76%、15.83%;调处土地征收补偿等涉农纠纷41件,审结涉环境资源案件82件,审结民间借贷等案件2551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犯罪20件;审结涉民营企业案件4606件,妥善处理产权纠纷485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7件。践行了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保驾护航。

  围绕提升各族群众司法获得感,创新诉讼服务,上线的“西藏移动微法院”,让西藏自治区群众身在拉萨,通过互联网15分钟就能完成在上海浦东法院立案的程序,极大减轻了各族群众诉累。

  执法必严是关键,有法可依是前提。据统计,截至2019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批准地方性法规182件,现行有效的法规114件。法规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西藏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西藏自治区法治进程的发展,法制意识在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也发挥了移风易俗的积极作用。例如,西藏自治区各族群众在重要日子有煨桑习俗,但煨桑的原材料主要是香柏(爬地柏)等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水土保持、防风固沙作用的植物。此前,受过度煨桑行为影响,拉萨市局部生态环境甚至一度遭受破坏,空气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西藏自治区通过组织开展煨桑环保专项普法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摒弃乱砍爬地柏、无序煨桑、过度煨桑的陋习。而今,广大群众生态环保意识不断提升,文明煨桑的氛围正日渐养成,拉萨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

  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在依法治藏推进过程中效果显著,各族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局面正在形成,不断开创的依法治藏新局面让雪域高原的明天更美好,对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进西藏自治区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贺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