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中山区市域治理擦亮平安底色 特色项目“多点开花”

发布时间:2021-01-02  来源: 法治日报——法制网  


编者按 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可以说,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顶层设计的落实落地,直接关系到市域社会的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顺势而为,不仅以政治引领直面问题短板、挖掘资源优势,建立健全一系列体制机制;还抓住街道这个特殊层级,发挥出承上启下独特作用,使此项工作得以有效延伸至最基层;更精心谋划,通过监控高空抛物、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组建平安护校队等特色项目多点开花,这些举措让辖区更加和谐平安。本报12月6日刊发中山区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国强韩宇

潘大娘家中的天花板,至今还留着一小块水渍。今年1月,5楼住户暖气管爆裂,水漏到了楼下邻居家。“幸亏派出所、自来水公司、供热单位、保险公司快速赶到,漏水及时堵住,后续赔偿问题也顺利解决。”家住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街道兴和社区的潘大娘,回忆起这次“发大水”的解决速度,竖起了大拇指。

众多涉事单位能迅速到场处置不是偶然,这要得益于兴和社区创建的“管家式平安志愿服务”模式。兴和社区书记刘昌杰介绍:“我们通过整合社区工作者、平安志愿者、平安志愿单位做为社区大管家,建组惠民服务联盟,为居民的大事小情提供贴心及时的平安志愿服务。”

潘大娘的亲身经历,是中山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山区委、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乎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大计。”中山区委书记王守宇欣慰地介绍,如今,中山区蹄疾步稳,形成了以政治引领统筹推进、区域治理触角延伸、特色项目多点开花的市域社会治理发展新格局,让和谐平安底色更加耀眼。

政治引领高规格推进

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成为关键。王守宇带队,全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下沉,一场围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大规模基层调研在中山区有序展开。

依托调研,由中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应运而生,《中山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任务(暂行)》《中山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任务分工及评价标准》先后出台,50家成员单位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中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曲波远介绍:“这次调研,不仅摸清了社会治理发展情况,深刻剖析制约发展根本问题,及时梳理问题和短板,同时还发掘出解决问题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建立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升级改造联合指挥中心、鼓励并规范社会组织发展等途径,统筹各方协同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高规格推进、明晰化责任,让中山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稳步前行:构建起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理体系,全区共划分261个网格,548名网格员,打造“一员巡网、一网统管”的中山特色治理新模式;统筹布局升级联合指挥中心,实现“天网”区域全覆盖,打通信息化联动渠道及配套机制;建立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的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加快培育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居民互助类及针对特定群体的社会组织……

治理触角延伸最基层

“谢谢王书记,我们小区楼院变得有文化味了。”说这话的,是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街道福寿社区居民孙连凤,她口中的王书记,是人民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彦静。原来,人民路街道根据居民的改造楼院诉求,不仅统筹专项经费,还将大连历史文化、文明道德教育、法律知识等融入其中,深受好评。

“街道作为一个特殊层级,发挥着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如今,在中山区街道社区处处可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果。”中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宋伯陶说,人民路街道通过织密“党建网”“联络网”“服务网”等,使基层治理得到有效加强。

以“联络网”为例,人民路街道依托7个办公室作为承接,根据人员实际在每个社区设立15个工作岗位,明确上下对应职责,形成《社区人员岗位设置一览表》,建立起社区决策部署、问题上报等任务落实机制。

“五治”在人民路街道同样水到渠成。强化政治,依托红垒宣讲团做强流动党校品牌;强化德治,发挥文化育人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强化自治,建立“三商六进”居民协商议事机制;强化法治,运用法治思维手段解决矛盾问题;强化智治,运用信息平台对接服务资源。

通过自治,让家住人民路街道老旧小区的居民刘春喜笑颜开,她再也不用担心小孙女被楼下的停车器绊倒了。原来,不久前她和邻居通过居民协商议事会反映小区内停车位无人管理,被私设了很多停车器,有的甚至安装在楼门口,给居民出行造成安全隐患。情况上报后,由人民路街道牵头,不仅拆除了停车器,还合理分配施划停车位,目前施划工作正在收尾。

此外,人民路街道针对辖区拥有近7万名企业员工现状,做优“三会”,将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惠企上。

“‘三会’即共建联席会、资源共赢对接会、共商议事会,通过党建载体服务员工、搭建企业发展对接平台、解决难题和瓶颈。”王彦静介绍,企业不仅在“三会”中得实惠促发展,也成为了社会治理的一员。

特色项目纷呈接地气

今年8月25日上午9点44分,在中山区青泥洼桥街道上海社区,一些杯子、盘子从一栋高层居民楼8层抛出,砸坏了楼下正常停放的一辆小轿车。这一幕,被社区里安装的高空抛物监控“逮”个正着,社区工作人员溯源找到了在家中闯祸的孩子,车主获赔。

上海社区的高空抛物监控,自今年6月试点启用以来,已发现、处置辖区5起高空抛物事件。这是中山区委政法委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色项目之一。

“以前每个月都要发生三四起高空抛物事件,现在通过监控震慑和宣传教育,效果明显,8月25日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事件。”上海社区书记陈艺欣慰地说。

中山区委政法委联合大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创建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心理服务,是又一特色项目。三级分别为心悦心理健康培训基地、服务中心、服务站,满足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为特殊群体、特殊时期提供心理帮扶服务。

“闭上眼睛,调整呼吸,让我们放松平静下来。”这是前不久心理咨询师刘芮男为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社区工作者缓解焦虑情绪的场景。刘昌杰说:“一开始害怕自己被感染后传染给家人,焦虑、紧张,甚至有些抑郁了。接受心理辅导后,学会了科学应对疫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

特色项目还包括中山区委政法委在海军广场街道组建的一支特殊队伍——平安护校队。这支由退休老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的红马甲队伍,每天都活跃在中小学、幼儿园门口,护送孩子们上下学。

“‘有你们在我们就放心了’,一位家长的话让我自豪感十足。”王世海是海军广场街道春海社区春德小学的平安护校队队员,在他看来,护送孩子们上下学并非小事,“大连马路坡多,经过学校门口车辆速度不好控制,一些顽皮打闹的孩子又增加了风险。有我们维护门前秩序,一些事故就可避免。”

9月21日一早,春德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上学忘带作业本,因为学生进入校园后不允许家长送东西,王世海便陪着孩子在校门外一直等到家长把作业本送来。听到孩子一声“谢谢爷爷”,王世海会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