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矛盾调处新方式,化解纠纷在早在小

发布时间:2024-07-30  来源: 尼玛县公安局  


夏季行动开展以来,尼玛县公安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矛盾纠纷“预防在早、化解在小”,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责,推动部门联合多元化解,纵深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走深走实。针对尼玛县辖区范围广、人员居住离散的特点,尼玛县公安局创新工作形式,广泛开展“线上调处”模式,利用互联网会议高效、便捷、灵活等优势开展调处,有效降低了交流成本和地点成本,极大节省了警力和物力。

具体案例:

2024年7月18日,尼玛镇派出所“群众交流群”内尼某反映:“和邻居仁某两家草场临近,搭建网围栏花了一万多元,但因面积划分不清楚产生了纠纷,去邻居家里敲门总是没人在,村委会调解也不成功,纠纷解决到底应该找谁?”因自己又和邻居仁某存在放牧时外出的“时差”,给解决问题、调处矛盾造成了一定困难,双方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存在较大隐患。

得知情况后,尼玛镇派出所民警立刻“接单”上门了解情况,在线下联系双方当事人并前往住所充分听取需求并进行初步调解。考虑到双方游牧点距离派出所较远、往返不便的实际情况,民警采取“互联网会议”形式,开展“线上调处”,经过调解和沟通,在派出所的努力下,逐步缩小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分歧,双方就网围栏费用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在“线上调处”之后,派出所找准双方生活工作业余时间,将双方带到派出所面对面达成和解约定,全力解决“线上调处”的后续隐患,巩固调解成效。“多亏派出所线上为我解决了问题,既节约时间又给我省了路费,少了好多麻烦。”尼某在解决纠纷后说道。

牧民群众游牧点分散、特殊人士不便出户,多元化矛盾难以找准症结,客观因素往往会拖延矛盾纠纷调处的最佳时机,甚至导致“小问题”逐渐升级成“大麻烦”。“线上调处”模式让牧民群众反映矛盾、处置纠纷更快、更便捷,而之后的“线下调处”更是为“线上调处”解决了后患之忧,更加夯实了矛盾纠纷调处基础和成效,实现了实时接收矛盾隐患,迅速响应处置,让牧民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有人管”“及时管”,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真真切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