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神圣国土的守卫者 ——记玉麦边防派出所

发布时间:2018-10-30  来源: 西藏法制报  

  图为玉麦边防派出所官兵同边民群众一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图为玉麦边防派出所官兵正在边境巡逻。

  ◎从孤岛到热土,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山南市玉麦乡,平均海拔3650米,全村仅有9户32人,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少的行政乡。因原始森林茂密,加之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这里雨水充沛,“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则是对玉麦乡的生动描绘,春夏两季,朦胧的雨雾缥缈环绕在山顶,在镜头中看来,这就是人间仙境,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但每年10月伊始,世外桃源就变了脸,洋流按时带来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唯一通往外界的道路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日拉雪山,大雪就这样把山口牢牢封死,玉麦乡成为了一座孤岛,一直到来年5月,冰雪初融,通往外界的道路才得以现出轮廓。而在玉麦乡,驻守着这样一支部队——山南边防支队玉麦边防派出所,从2010年成立以来,20多名官兵与我们的边民群众一道,克服了封山、严寒、孤寂等各种困难,维护了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稳定,奉献着宝贵的青春,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2017年10月28日,这个与世隔绝的边境一隅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习近平总书记给坚守在玉麦乡的群众回信了,带着总书记的殷切关怀和重要嘱托,翻山越岭抵达雪域高原,抵达山南玉麦乡,让这个曾经不被外界知晓、孤寂冷清的边境乡一下子热闹沸腾了。回信中,总书记向所有长期为守边固边忠诚奉献的同志表达了崇高的敬意与衷心的感谢,并勉励大家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时至今日,距离习总书记给玉麦乡的回信已有一年的时光,在这一年中,各级官兵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总书记回信精神,为玉麦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是去年来的,经过层层PK来的!”

  “我也是去年来的,我还写了5000多字的决心书。”

  政工干事彭维熙和外勤参谋左威这样说道。

  去年11月份至今,山南边防支队主动申请调往玉麦工作的官兵400余人,总队和支队两级党委从玉麦边防派出所工作实际出发,经过个人自荐、单位推荐和能力评选,最终从各级抽调15名有基层工作经验、有冲劲干劲的工作骨干,为玉麦注入了新鲜血液。

  支队、大队两级党委,将党委委员定期前往玉麦乡帮扶指导工作这一保持了多年的传统直接形成了制度,支队党委常委每两个月到玉麦乡调研指导,玉麦边防派出所所属的隆子大队主官每一个月到玉麦边防派出所帮助工作,坚决摒弃形式主义,他们开动脑筋、撸起袖子,把“遇到困难现场解决,遇到问题短期解决,遇到难题合力解决。”作为玉麦工作要求,与基层官兵一道,着力提升派出所工作效能,为玉麦乡经济建设和边境安全稳定出谋划策,共同出力。

  隆子边防大队大队长小达娃是玉麦边防派出所第一任所长,他的联系点就是玉麦。“白天与派出所官兵踏查边境,走访群众,解决问题,晚上与官兵促膝长谈,商量办法,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做的,这是我们的工作要求,每个来这里的领导干部都是这么做的。”

  支队党委还组织2018年新入警、调入的官兵集中前往玉麦乡,走玉麦路,守执勤点,挂国旗,听玉麦乡群众讲述曾经在这里用抵边放牧、抵边巡逻方式守护祖国领土的故事。

  从孤岛到热土,一年以来,200余人次各级官兵前往玉麦乡帮助工作、参加学习,为玉麦的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坚守到携手,心手相连共守神圣国土

  在西藏的边境地区有这样一句话,“村村是堡垒、人人是哨兵、放牧是巡逻、生产是执勤”,而在玉麦乡,这是边民群众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留下的光荣传统。

  丛林密布、荆棘满路,没有通行道路的原始森林。在以前,因为过于偏远,在封山期间,群众在边境放牧、采药时被野生动物袭击、遭遇塌方泥石流被困等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出现突发的急性疾病不能及时送出玉麦乡,十分危险。自2010年边防派出所成立以来,官兵与放牧群众一道前往边境辖区悬挂国旗、标记领土,有时候来回需要好几天的时间。“官兵就是我的保护神,是亲人和朋友,现在出去放牧,家人也安心多了。”经常去放牧的边民白玛说道。

  从去年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开始,玉麦边防派出所官兵与辖区边民群众一下就沸腾了,这些天天都在做的事情,忽然就有了许多的关注,忽然就变得更有意义,巡逻更多了,边境上的五星红旗更鲜艳了,鲜红色的“中国”“CHINA”标语在边境嶙峋的石头上熠熠闪光。主动申请到玉麦工作的战士边军红说:“巡逻道路很苦,每当感到累了,我就会想到总书记回信的殷切嘱托,这里的大片大片的国土,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家,我当然义不容辞,必须看好守好,这点苦和累又算什么呢。”

  不仅仅是巡边守边,玉麦边防派出所正连职参谋万力这一年里,基本上都在海拔5000多米的日拉雪山上,而援藏干部周凡普这一年大多数时候都待在乡里与施工队、挖掘机打交道,他们这一年还没有机会跟着官兵们去巡逻。

  “真是急了,真的想快点完成任务。”他们俩一直心心念念着去边境巡逻执勤。随着玉麦边境小康示范乡的开工建设,通外道路的保障、特色民族住房兴建是这一年里玉麦乡最重要的事,外来务工人员逐渐增多,来往车辆影响施工,老路塌方等问题产生了许多安全隐患,这些都影响着玉麦乡小康示范乡的总体建设进度,签订责任书、监督施工、调处矛盾纠纷,万力被雪山反射的刺目阳光晒得黝黑,周凡普几乎能把所有外来的务工人员名字背出来。

  当前,玉麦乡边境小康示范乡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通往外界的公路正在铺设油路并拓宽,一栋栋崭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拔地而起,玉麦乡焕发了新的生机。

  ◎从苦熬到苦干,综合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对不住当年那些兄弟们,没啥吃的,苹果对于我们这个单位的官兵,是有特殊意义的。”已经在派出所工作5年的徐杨刚所长说起苹果的故事时,总是止不住难过,他现在几乎再也不吃苹果。

  派出所刚成立之时,看似肥沃的土地却怎么也种不出农作物,几乎所有的保障物资全靠外运,每运一次,就是与天气、冰雪和道路等各种困难集中对抗一次,新鲜蔬菜、瓜果运输始终是这里的老大难问题。每年到了大雪封山期,官兵们更多是以土豆、罐头等易长期存放的食物作为一日三餐,因为水果易坏,每次运送物资进来,只有苹果可以保存一段时间,一个苹果10几个人分成了常事,已经转业的所长向巴群培,总是把好的苹果给老百姓送去,自己吃已经开始发烂的苹果,有一次还得了急性肠胃炎,官兵们连夜翻雪山送他到县里医院去。

  近年来,总队、支队两级党委不断努力,为玉麦修建了下沉式保暖温室两个,并采用土质改良技术,让原本不能种植的土壤可以基本种植应季蔬菜和部分瓜果;建成了蔬果保鲜库,巨大的保鲜库可以承载两吨以上新鲜蔬果,存储时长不同程度可以延长五倍以上,官兵和群众终于有了新鲜蔬菜、瓜果供应。

  今年,派出所继续加大建设力度,自然循环式锅炉通到了每个房间,配备2台35千瓦发电机和油料,与国电接入无缝切换,保障派出所全年不断电,在温暖舒适的营房里,再也不裹着厚重的军大衣,过着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的日子。

  在过去,这里最大的难题是生病,最可怕的事情也是生病,边民群众生病、派出所官兵生病都只能利用有限的医疗条件进行简单处理,这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尤其是急性病,在顺利翻越日拉雪山的前提下,崎岖的道路怎么也要5个小时才能抵达县城的医院。援藏期满的教导员张树哲就让当医生的妻子辞去在成都的工作,到这个闭塞的边境秘境为边民群众和官兵义诊了一年多时间。

  “原来派出所只有一个小小的医务室,由于运输问题,药品也经常不够,许多急性病我们只有连夜往外送。”所长徐杨刚经历了好几次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

  而现在,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支队为派出所修建了卫生室,并配备从总队培训回来,专业素养极强的卫生员,全年的药品也是一年一购,保证药品的种类和质量。“现在我们同大队形成了医疗联动机制,如遇派出所不能处理的疾病问题,我们立即从玉麦乡出发,大队携带县医生和设备立即从县城出发,在山口进行伤病员交接,最大限度保证伤病员安全。”

  回首一年,边防派出所全体官兵与边民群众同心协力,携手与共,用双脚丈量了边境的广袤,用身体铸就了钢铁的边防线,为祖国看好守好了边境的一草一木。

  正在施工的大型机器轰隆作响,奏响了玉麦小康之路的冲锋号,成群的牛羊悠闲的在深山里吃草,在我们神圣国土上自由的生长,醒目的五星红旗在已经泛黄的密林里夺目飘扬,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依然回响在玉麦的各个角落,萦绕在坚守玉麦的每个人心中,玉麦这个曾经的边境秘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不变的,是这里每一个人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履行神圣国土守护者的职责和使命。

责任编辑:贺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