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状”赋能诉讼的那曲实践
起诉状、答辩状是当事人参与诉讼的首要环节。为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印发部分案件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的通知》精神,那曲法院全力推进“两状”示范文本的推广应用工作。通过标准化文本,引导当事人清晰表达诉求、明确权责边界,从而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
联动+指引
色尼法院主动作为,联合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两状”示范文本推广活动,成效明显。活动中,法院干警为中心工作人员及援助律师详细介绍67类示范文本及其应用优势,并将精心制作的指引材料摆放在服务大厅显眼位置。同时,引入社会第三方参与辅导引导工作,确保群众咨询有专人介绍指引,并提供示范文本“码”上填写模板以及答疑渠道。通过以上举措,有效提升群众诉讼效率,减少因文书格式不规范、撰写困难等因素导致的立案延误,实现宣传推广全覆盖。
培训+示范
安多法院立案庭牵头,联合开展两期针对法院业务干警及司法局窗口人员的“要素式文书书写与应用”专题培训。培训中强调要充分认识推广要素式文书的重要性,通过文本展示、案例解析等形式,详细讲解多类案由的核心要素、填写规范及适用场景。培训要求要充分利用“法律十进”的有利契机,为机关干部、社区群众、企业职工以及牧民群众普及文书应用;重点提升人民调解员熟练运用要素式起诉状、提炼争议焦点,精准定位矛盾的能力,促进纠纷快速化解;立案窗口要做好“一次性告知”,严格审核文书并同步评估调解可能,及时分流将适宜案件至调解平台,构建“要素梳理—调解引导—程序衔接”的全链条闭环机制。
培训内容实用,为干警规范应用文书、深化多元解纷提供清晰指引。当地群众布某因文化水平有限、不熟悉诉讼流程,诉服中心干警见状,主动引导其在智能辅助系统,参照要素式起诉状示范文本,当场办结立案登记。当事人对“十几分钟高效完成立案”的便捷服务赞叹不已,高度认可法院工作效率。
智能+效率
为优化诉讼服务,践行司法为民,嘉黎、比如法院诉服中心干警积极制作67类要素式示范文本二维码,并置于服务大厅显眼区域。群众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一键下载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权利义务告知书、诉讼风险提示书等关键文书模版,极大提升立案效率与服务体验。不仅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群众办事更便捷,减少现场咨询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感概:“以前写诉状毫无头绪,现在扫码就有范文,按步骤填就行,太方便了!而且权利义务和诉讼风险也写得清清楚楚,打官司心里更有底了。”
破题+力度
巴青法院深入贯彻最高法院《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联合县司法局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打造“法院+司法”协同模式。通过设立诉讼文书便民书写窗口、开通线上咨询专线、邀请律师坐班等方式,提供从文书撰写到立案登记的“一站式”全程服务,以“指尖上的服务”破解群众“不会写、写不好”诉讼文书的难题。自推广要素式示范文本以来,相关案件应用率高,统一格式与规范表述显著提升立案效率,文书补正率大幅下降,当事人诉讼成本有效降低。标准化、模板化的文书指引不仅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规范行使,更以“小切口”服务推动司法公信力“大提升”,让司法服务更显实效、更有温度。
“两状”文书的推广应用正是那曲法院践行“如我在诉”的生动实践。下步,那曲法院将整合线上线下渠道,持续优化推广方式,扩大示范文本的知晓度;通过问卷调查、窗口访谈、线上留言等多种途径,畅通群众反馈机制;聚焦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完善文书模板的易用性、指引的清晰度,迭代服务措施;强化“两状”应用实效,确保要素式文书在立案环节的规范应用。坚持多措并举,努力让司法为民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