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援藏法官专题授课 赋能审判理念质效提升
司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裁判方法是效率的关键。10月22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援藏法官、昌都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助理俞裕铨以《裁判理念、方法及塑造路径——如何提高审判质效》为题,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为全市两级法院法官及法官助理授课,分享经验、启迪思路,为提升审判质效注入“闽昌智慧”。
授课中,俞裕铨法官凭借多年深耕刑事、民商事审判及行政案件程序性审查的实践经验,结合对案件背后法律逻辑与经济逻辑的总结和思考,从个人视角系统剖析刑事、民商事和行政案件裁判理念的共性与差异,为全市两级法院干警提供了裁判理念的培塑路径与具体方法指引。在分享过程中,俞裕铨法官以“裁判作为法官核心职权行为,根本目的在于定分止争、公正解决当事人权利义务争议,而这一行为始终受观念思想支配,与个人偏好、知识体系、认知水平等深度关联”为切入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及“迟到的正义非正义”法律人共识,强调法官理念塑造的重要性、裁判质效提高的必要性与裁判方法选择的紧迫性。
从宏观层面的理念阐释到微观层面的实务拆解,俞裕铨法官结合自身承办的典型案例,将抽象的裁判理念具象化,在裁判方法与审判质效提升上,重点从阅卷技巧、裁判文书撰写、争议焦点归纳以及庭审驾驭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让全市两级法院干警对“如何办好案、快办案、办精案”有了更清晰的路径认知。
“干货满满、启发深刻”!互动环节,法官们踊跃发言。大家表示,以往办案多聚焦“查明事实、法律适用”,却较少深入思考“事实背后的真相与因果”“法律条文背后的精神与原则”,更未充分认识到“法的内在精神与人类普遍性行为规则的深层关联”以及“人类心智逻辑结构的趋同性”等重要特征。此次授课,既有鲜活案例的“具象化”解读,又有超越具体领域的“理念化”指导,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