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固根基 维权有据保权益
发布时间:2025-11-05 来源:
巴宜区人民法院
为保障辖区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构建规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近日,巴宜区人民法院联合普法办、人民检察院、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共同深入重大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普法宣讲活动,结合农民工朋友关心的核心权益问题,现就维权关键环节进行提示。

留存证据是前提 理性维权有途径
遭遇工资拖欠时,有效维权的前提在于证据充分。务工期间应有意识地留存三类关键材料:一是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劳动合同、上岗证、考勤记录、工资条等;二是证明欠薪事实的材料,如银行或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工资欠条、结算单及包含工资金额约定的聊天记录或录音;三是准确的用人单位信息,包括单位全称、地址及负责人联系方式。

及时行动是关键 法定时效勿逾期
工作中发生事故伤害后,第一时间行动至关重要。应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妥善保管所有医疗记录、诊断证明及费用票据;同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注意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固定事故现场证据,寻找目击证人。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应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必须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自行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切勿因疏忽而错过法定时效。申请时需备齐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核心材料。
下一步, 巴宜区人民法院将协同各有关部门,持续深化法治保障工作:一是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二是常态化开展“送法进工地”活动,提升普法宣传实效;三是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助推各用工单位自觉守法经营,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与工伤待遇支付;四是引导和帮助农民工朋友增强法律意识与证据意识,懂得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