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法润校园 护航青春之路 昌都检察机关雪莲花“未”你守护
秋高气爽,新学期的铃声刚刚落下,昌都市各中小学的校园里便迎来了一群特殊的 “老师”。他们身着检察制服,带着精心准备的 “法治大礼包”,为莘莘学子们送上了一堂堂生动且实用的 “开学第一课”。这群特殊 “老师”,正是昌都市 “雪莲花” 未检团队的检察官们。在这个充满收获的季节里,他们走进全市 40 所中小学、幼儿园,用 50 场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 5 万名师生播撒法治种子,用检察力量为青春筑牢安全防线。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是守护成长的重要防线,必须抓实抓细。”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切实履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职责,团队严格贯彻落实最高检、教育部《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规定》精神,将法治进校园工作作为延伸检察职能、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
新学期伊始,“雪莲花” 未检团队便迅速行动,足迹遍布全市多地中小学、幼儿园。在活动现场,检察官们不仅带来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还通过互动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 5000 余份,真正实现了法治教育的 “广覆盖、深渗透”,让每一位参与的师生都能感受到法治的温度与力量。
“遇到陌生人给的零食,大家能随便吃吗?”“如果有人强行索要零花钱,该怎么办?” 在昌都市某小学的课堂上,检察官正通过问答互动,引导孩子们思考自我保护的方法。针对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风险,团队聚焦 “保护自己,勇敢说不” 主题,用具体案例和 PPT 展示,详细讲解性侵害的常见形式、危害及自我保护技巧,让孩子们对性侵害有了直观认知,学会在危险来临时勇敢说 “不”。
与此同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成为此次普法的重点内容。“很多同学觉得‘未成年’是‘保护伞’,犯错不用担责,但现在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治安管理处罚年龄下调至 14 周岁,殴打、辱骂、恐吓同学等欺凌行为,都可能面临拘留、罚款等处罚。” 检察官结合真实案例,向同学们严肃解读法律规定,破除 “未成年人违法不需担责” 的错误认知,让 “学法、懂法、守法” 的观念深深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信网络诈骗也成为威胁未成年人财产安全的 “隐形陷阱”。针对这一问题,团队围绕游戏充值、刷单返利、冒充熟人等高发诈骗类型,通过剖析真实案例、开展互动问答,向同学们揭示网络陷阱的 “真面目”。“不要轻信陌生链接,不要泄露个人信息,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和家长、老师沟通。” 检察官们反复强调,用实用的防骗技巧,帮助青少年提高网络辨别能力,筑牢 “防骗墙”。
“现在开庭!” 随着法槌落下,卡若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内,一场盗窃案庭审正在有序进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法庭内多了 42 名特殊的 “旁听者”—— 他们是昌都市实验小学的学生代表。为让青少年 “零距离” 感受司法权威与公正,昌都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卡若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精心组织了这场庭审观摩活动。从法庭调查到法庭辩论,再到被告人最后陈述,同学们全程认真聆听,眼神中充满了对法律的敬畏。“原来法院审判是这样的,以后我一定要做个守法的人。” 庭审结束后,一名学生感慨道。这种 “沉浸式” 的法治教育,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鲜活可感,切实提升了同学们的法律意识。
此次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不仅是昌都市检察机关深化检校合作、践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职责的生动实践,更在师生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活动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法治素养和自护能力,也强化了学校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意识与协作机制,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
“守护未成年人成长,我们永远在路上。” 昌都市 “雪莲花” 未检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团队将继续立足检察职能,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课程内容,用心用情做好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以检察之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广阔的法治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