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在线】工布江达县仲莎乡综治中心打造“三智”系统、探索“一桌三椅”机制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25-10-30  来源: 工布江达县委政法委  
    工布江达县仲莎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优势,持续推进基层治理手段创新,依托综治中心打造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三智”系统基层治理平台,创新建立“一桌三椅”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一、着眼“三化”建“三智”,“小平台”推动“大民生”

      着眼责任“清晰化”、工作“可视化”、办结“实效化”,建立“智慧党建”“智慧治理”“智慧服务”暨“三智”系统平台,以信息化手段畅通民意渠道,将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幸福清单”,通过科技赋能有效提升服务效率与透明度,为构建和谐乡村注入新动力。一是着眼责任“清晰化”,“智慧党建”加快治理链条由“分散”向“集中”提质。实时更新上传“三高一低”“帐篷党支部”“我家有党员、乡亲向我看”、党员“六带头”党建品牌信息和支部工作动态等内容,将组织、党员和群众三者良性互动起来,在组织联建、工作联动中让党的基层组织延伸覆盖到基层治理末梢,统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任务。二是着眼工作“可视化”,“智慧治理”推动治理模式由“管控”向“智控”提升。各网格按照“日巡查、月排查、季联查”工作要求,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地质灾害社情民意矛盾纠纷等各类隐患在线管理,配合“数智仲莎”微信小程序,及时发现、报告、处置相关问题隐患。三是着眼办结“实效化”,“智慧服务”助力治理效率由“低效”向“高效”提速。服务“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目标,更新上传各类政策资金发放明细及标准,线上公开安全生产、乡村振兴、林草农牧等领域最新动态及意见建议二维码,畅通乡党委政府和群众间的互通渠道,大力推行“积分银行”兑换机制。

       二、着眼“解纷”建机制,“全链条”多元致人和

       探索建立以圆桌座谈、便民服务小红车为载体“小板凳”“洽谈椅”“办公椅”三把椅子为依托“一桌三椅”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以“三智”系统、“数智仲莎”小程序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是以调研“小板凳”深入群众一线全乡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双联户长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搬起调研“小板凳”,深入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茶馆商店、虫草采挖点等地,开设“民意听诊区”,以唠家常、话平常的方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近距离聆听群众的心声和诉求,找准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在源头全面排查矛盾纠纷隐患。二是摆好综治中心“洽谈椅”。坚持把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调解服务作为出发点,推动政法、司法、公安、信访等力量进驻,使单一调解、分散调解向集中调解、综合调解、跟踪调解转变,打造“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矛盾纠纷终点站”,让当事人“只进一扇门,化解心中结”,将“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服务理念融入调解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三是充分发挥草地“办公椅”作用。针对牧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调解不易等问题,充分发挥帐篷党支部作用,引导当事双方围坐草地之上,敞开心扉、互诉衷肠,以“事心双解”为导向,注重法理情结合,推动矛盾纠纷一一化解;强化放牧员调解能力提升,针对牧区季节性迁徙等问题,培养一批地域熟、懂法律、会调解的放牧员队伍,在日常放牧生活中,将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草地之上。四是建立健全“圆桌座谈”机制。聚焦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各项难题,健全完善仲莎乡矛盾纠纷“圆桌座谈”化解机制,通过围桌而坐、人人平等、畅所欲言的会议模式,帮助党员领导干部卸下担子、放下架子、摆正位子,博采众议、找准切口“现场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