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在线】“法庭+综治”这场“枫桥之约”,在4700米高原上开了花!
地处109国道进藏要冲与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的西藏安多县雁石坪镇,地广人稀,“协调难、距离远”曾是基层治理的顽疾。面对挑战,雁石坪人民法庭与镇综治中心一拍即合,拧成“一股绳”,共创“法庭+综治”多元解纷机制,让司法力量直抵基层,融合多方资源,在青藏高原上生动演绎着新时代的“枫桥经验”。

务工讨薪遇“联动快车”,多方合力解难题
三江源国家公园(塘北区域)建设项目8名外来务工人员,因工资被拖欠多日迟迟无法拿到报酬,焦急之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求助到镇综治中心后,“法庭+综治”的联动快车迅速启动:镇综治中心火速统筹协调,项目负责人、县林草局等相关监管单位迅速被请到现场;司法所工作人员耐心倾听诉求,为务工群众舒缓情绪;派出所民警全力维持秩序,确保沟通环境平稳有序;法庭干警们更是带着法律条文和案例,直接把“法律课堂”搬到调解现场,用通俗的语言解读法律法规,帮助双方一笔笔理清账目、明确责任,为调解打下坚实基础。
释法+确认双管齐下,筑牢务工者权益“防护盾”
调解过程中,双方在工资核算标准和支付时间上争执不下。项目方以“工程未结算”为由推脱,法庭干警援引案例释法,明确告知:“工程结算可不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理由!”并严肃说明了拖欠工资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同时,县林草局、镇政法委员、镇司法所工作人员从情理角度出发,引导项目方换位思考务工群众的生活压力。经过数小时的释法析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调解协议。为避免协议“纸上谈兵”,法庭当场启动“先行调解+司法确认”快速通道——干警们连夜加班梳理材料、审核条款,完成司法确认程序,给这份调解协议加上了一道“法律金钟罩”!
跟踪督付不松劲!10余万元欠薪全额发放
调解协议达成后,法庭与综治中心坚持“调解不止步、履责不松劲”,并未“一调了之”。工作人员建立微信联络群,跟踪项目方履行进度。期间,针对项目方一度出现的“拖延支付”苗头,调解团队多次上门与负责人沟通,反复强调失信行为对企业信用的影响,以及可能面临的强制执行后果。经过近一个月的持续督促,项目方最终将10余万元涉案工资足额发放到8名务工群众手中。拿到工资后,一名务工群众激动地在微信群回复:“您们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没有你们,我们农民工出门打工都不踏实,太感谢您们了!”
告别“单打独斗”,迈向“协同作战”,雁石坪人民法庭与镇综治中心的这场“枫桥之约”,既解了务工群众的欠薪燃眉之急,更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落地开花,为基层治理源源不断输送法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