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列约稿】筑牢政治忠诚 强化实干担当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日喀则法治日喀则
筑牢政治忠诚 强化实干担当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日喀则法治日喀则
日喀则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党委书记 葛庆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先后4次进藏视察指导,特别是今年8月亲自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并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作出重要讲话,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特殊关怀,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西藏蓝图,把党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激励着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第一,深入领会重大意义,凝聚思想共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战略全局高度提出了做好西藏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了重点任务,为政法系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必须做到“三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边疆治理的首要任务。西藏是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而日喀则承担着拱卫祖国西南边陲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切实将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坚决守住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条边疆治理的底线,为日喀则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二是坚定不移把强边固防、兴边富民作为边疆治理的战略指引。日喀则市作为西藏区域副中心城市、面向南亚开放的中心城市,是全区人口大市、劳务大市、农牧业大市、矿产资源大市、文旅大市、生态大市、边境大市、口岸大市,为我市聚力“四个创建”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强劲动力,我们要借助这一区位优势,站稳“富民兴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边境地区发展与民生改善。三是坚定不移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边疆治理的根本保障。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对边疆治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边疆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为此,我们要站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站在争当“四个创建”排头兵、建设“两个中心城市”的全局高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为日喀则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第二,深刻领悟讲话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蕴含了丰富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学习研读,我认为必须坚决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执法司法力度与为民温度深度融合,以公正司法守护群众利益,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确保人民群众“三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二是坚持系统观念。既抓实当下、解决好当前维护稳定面临的突出问题,又谋划长远、扎实推进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工作,系统集成、相得益彰,确保政法维稳工作整体质效最优。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维护安全稳定的难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堵点、完善制度机制的落点,既到工作局面好和亮点频出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到困难较多、矛盾突出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实现从解决好一个问题到一类问题的延伸。四是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勇于冲破有悖于时代要求和司法规律的观念束缚,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制约政法维稳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高科学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五是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推进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日喀则、法治日喀则。
第三,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地。政法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我们将全力抓好7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积极发挥党委政法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职能作用,强化政治轮训、政治督察、督促检查、请示报告,确保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二是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扎实推进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化重大涉稳风险监测预警。严格按照王君正书记关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个三”工作要求,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主动靠前作为、依法处置化解,筹备召开全市基层社会治理现场会。积极发挥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作用,不断提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能力,切实以科学化机制和常态化、法治化理念,把维稳工作做在日常、做到基层。三是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落实22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措施,大力推进“网上办”“马上办”,力争出台更多便民利企举措,优化简化办证程序,努力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普惠均等、便捷高效、职能精准的公共服务。强化法治督察,深入排查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领域存在的不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问题,加强督促整改,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涉外法治机构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提升涉外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为我市对外开放、外向型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四是扎实推进法治化建设。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努力补齐执法司法责任短板弱项,确保权力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在责任的约束下行使。加大执法监督工作力度,常态化开展执法司法案件评查,着力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依法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五是深入推进政法领域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审判权与执行权分离改革,用好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行动,全面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建立“联乡法官+巡回审判点+特邀调解员”多元化解机制。积极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发展,强化对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各环节的监督,努力提升法律监督效能。聚焦构建现代化警务体系,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和服务优化三大核心方向推进系统性变革,积极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不断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行业机制建设,探索涉外仲裁案件办理、律师协会设立专门涉外委员会,推进远程公证系统建设,提升涉外公证办案水平。六是夯实基层基础。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在政策导向、人员配置、经费保障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健全基层工作体系,建强基层组织,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工作,确保政法维稳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七是锻造过硬政法维稳铁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树牢纪律意识、保密意识和规矩意识,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着力解决工作中的责任不实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维稳队伍,为日喀则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