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理论辅导】深刻把握“浦江经验”精髓要义

发布时间:2023-09-26  来源: 经济日报  

深刻把握“浦江经验”精髓要义

陈培浩

重视和做好信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把浦江县作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群众的第一站,亲自倡导并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创新实践,形成“浦江经验”。经过20年的发展,“浦江经验”依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彰显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深刻把握“浦江经验”的精髓要义,有助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放眼全局谋一域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战略思维,早在浙江工作时就指出,各级党政“一把手”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信访问题是一个全局性问题,信访工作不只是信访局一个部门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要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思考。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部署,提出“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信访工作的战略定位、方法路径、任务要求。新时代学习践行“浦江经验”,就要强化战略思维,把领导干部下访接访作为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站在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特别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高度来谋划工作、推动实践。

心无百姓莫为“官”的人民温度。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衡量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最基本的标准就是看为人民群众做了多少好事,办了多少实事,解了多少难题。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可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新时代学习践行“浦江经验”,就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人民立场作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根本立场,把人民至上作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价值追求,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中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敢往矛盾“窝”里钻的问题锐度。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本世纪初,面对当时浙江信访热点问题突出的现状,习近平同志首次下访就选择了情况最复杂、矛盾最尖锐、信访量和人均信访件最多的浦江县,之后坚持到问题集中、上访多的地方下访,充分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领导干部下访,只有往矛盾“窝”里钻,才能够取信于民,才能切实解决信访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什么问题最突出,就竭尽全力去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是隐患,就主动超前去化解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是瓶颈,就全力以赴去突破什么问题。新时代学习践行“浦江经验”,就要把人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当成主攻方向,推动领导干部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抓,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担当硬度。信访工作,很多都是长期累积的疑难、复杂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愿不愿挑最重的担子、敢不敢接最烫手的山芋、能不能啃最硬的骨头,对党员领导干部是一个极大考验和锻炼。在下访接访中能否答好“考题”,让“考官”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自身的政策水平、能力本领和担当精神。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新时代学习践行“浦江经验”,就要把下访接访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到基层一线攻坚克难,敢担当、善担当,创造性地开展信访工作。

管控源头防患未然的治理效度。基层往往是产生社会矛盾的源头。注重从源头化解矛盾与防范风险,就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动各级领导下访,落实信访责任制,建立预防、发现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浙江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构建“党建引领、源头治理、递进负责、逐级兜底、多元共治、数字赋能、法治保障”的闭环工作体系,着力化解信访矛盾。新时代学习践行“浦江经验”,就要统筹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治标和治本,推动矛盾风险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协调化解、应急处置全过程管控、全周期发力,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