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调解率达到98% “枫”景藏在“奶茶”里!
“来来来,先喝一杯热奶茶,喝完了再论理!”
寒风凌冽的草原上,党城湾镇两名干部把20多个村民拉进帐篷。
沁人心脾的奶茶入了肚,《草原法》等条文上了桌,浩布格勒村和邻村因草场边界产生的涉及集体利益矛盾,在暖暖的奶茶香中融冰化水。
这是近日发生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族自治县党城湾镇浩布格勒村的一幕。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奶茶,在这里,是果腹的食物,是社交的纽带,也是枫桥经验“肃北化”的抓手,更是基层治理肃北实践的切口。
“奶茶”为媒打造牧区别样“枫”景
肃北县是甘肃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也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县,这里地域广袤,牧民大多散居草原,草场边界纠纷较多。
2023年,该县以“奶茶”破题,打造具有地域和民俗特色的肃北“枫”景——“奶茶议事”。
“奶茶议事”明确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矛盾调解等5项职责,按照“群众说事、议事会议事、支部理事、部门干事、乡领导帮助解事”五步工作法,听民意、解民忧、化民怨。
今年5月,肃北县医院家属楼出现楼顶漏水的问题,墙皮大面积掉落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巴音社区检查后发现是年久失修导致涂层老化,便为此事组织召开“奶茶协商会”,社区群众喝着奶茶集思广益,先后提出对接房管中心、由前施工单位负责售后等意见,并最终表决通过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一杯奶茶,缓解了当事人的对立,营造了调解氛围,成效也比较明显。去年一年,该县通过议事化解纠纷160件,调解率达到98%。
在肃北,奶茶是党委政府社会微治理中的一个切入点,因为风俗习惯使然,受到农牧民的普遍认可;奶茶同时也诠释着双向奔赴的爱和理解。
在年近七旬的吉娜家里,石包城派出所的户籍民警驱车20公里上门为老人办理身份证。得知还要办好后送过来,吉娜老人脸上绽放出像花一样的笑容,两碗热腾腾的奶茶谢意满满。
“奶茶”品牌蹚出牧区治理新路
“法官同志,我的情况能立案么?”
“警察同志,去草场的路被雨冲了,帮我们想想办法……”
在圆形的蒙古包内,牧民们与走访的政法干警围坐桌前,喝着热乎乎的奶茶,聊着家里的大事小情。
肃北县不断丰富“奶茶”内涵,用小支点做活微治理,将每月的30日定为“奶茶议事日”。大家喝着奶茶畅所欲言,意见建议被工作人员记录,成为各决策的参考。
肃北县组织干部职工及网格员深入辖区走进居民家中,通过奶茶协商解难题、办实事,让“关键人”和“关联人”的个性意见得到尊重和表达,实现社区治理由“干部说了算”向“大家商量办”转变,基层群众由“遇事发牢骚”向“议事求共识”转变,让政府与群众零距离、同发声、共治理。
身子沉下去,民情浮上来。一年来,肃北县乡村两级通过“奶茶协商会”协商解决各类民生事项12件。五千多个“金点子”“好办法”脱颖而出,近百个矛盾纠纷迎刃而解。
议出团结、和谐,也议出富足、振兴。肃北县通过“奶茶”议事、奶茶协商等,激发了农牧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独具特色的“奶茶”牌社会治理“肃北实践”已成改县牧区治理的一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