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得有担当,才更值当
“一个是天府之国,一个是阿里雪域,花团锦绣留不住你,满目苍凉却让你沉醉。八年光阴侍奉家姐未尝懈怠,十载青春赡老抚幼从不停歇,有你的世界,再高的海拔也馥郁芬芳,再远的天涯也溢彩流光”。
这是武警西藏总队“十佳军嫂”表彰晚会主办方给赵铭的颁奖词,也是对一名为爱尽责,为爱担当的军嫂的肯定。
阿里,遥远而神秘,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外界称之为“生命的禁区”。赵铭的丈夫叫谭刚,就在祖国最西边的阿里喀喇昆仑高原为祖国站岗,但出生于北京,在成都长大的赵铭却独爱这位在阿里高原当兵的军人。
自结婚以来,他们一直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2005年7月,赵铭终于迎来了探亲的机会,从未到过高原的她,不顾高寒缺氧和长途跋涉,还是毅然走上了这条路。从拉萨到革吉县有1600多公里的“搓衣板”路,七月的阿里正值雨季,大雨一冲,“搓衣板”就变成了小河沟,越野车就像一头瘸了腿的野驴,在戈壁沟坎上颠簸起伏,时不时还得下河推车,赵铭和车里的几位车友用了6天7夜的时间连开带推,才到达了海拔4600米的革吉县城。当时,时任武警阿里支队革吉县中队指导员的谭刚看着从车里下来的“泥水姑娘”,这个刚强勇猛的七尺男儿眼睛湿润了。但是重逢时的喜悦总会让人忘记来时的艰辛,没有哪个七尺男儿会让心爱的女人受苦,但赵铭却用因缺氧而颤抖的双手使劲地拥着谭刚,眼含热泪说:“既然选择了你,选择了军人,我就会做你温柔的港湾,当一名好军嫂,绝不拖你的后腿”。
很多人不明白,赵铭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研究生学业,放弃大都市的生活,奔波在成都和西藏之间,忍受着相思之苦,承受着缺氧煎熬,但在她心里,选择一位这样的军人,不止是自己梦想的寄托,也是爱的召唤。
出生在单亲家庭的赵铭,柔弱的外表下,更多的是骨子里的坚强。曾经母亲腰椎间盘突出,行动不便,为了更好的照顾母亲,赵铭便决然地放弃了去设计学院继续深造,一边工作,一边照顾母亲。和谭刚结婚后,赵铭更是以娇弱之躯撑起了照顾“三个家庭”的责任。谭刚的父亲,因长期在山区务农,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四肢变形,生活难以自理,赵铭就从老中医那里讨来药方,每天定时给公公擦手泡脚,连续三年,公公的风湿病终于得到有效缓解,现在生活已能自理,还能做点轻活。2008年谭刚的姐姐在打工时发生意外事故,身体高位截瘫,赵铭便每天都去姐姐家,给姐姐擦身子、做按摩,赔她拉家常,鼓励她与病魔作斗争,八年来,风雨无阻,如今姐姐的病情已经有了明显好转。
面对家人的感谢,赵铭却只说,“他在为国家尽军人之责,干好家里的事,替他照顾好父母就是我应尽的责任,我只有照顾好家里让他放心,他才能无后顾之忧的干好工作。”如今,九岁的儿子也懂事了,学习成绩优异。看着家里和睦有爱,生活越来越好,她说这是对丈夫最大的支持,也是最安慰自己的事。
身为军人,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但职责所在,每个人都义不容辞。所以,赵铭说,“假如那一天来临,军号吹响,我会告诉儿子,你父亲在守卫边疆,风里雨里,我们共同担当,因为我也姓军”。在赵铭眼中,她与谭刚早已是一个整体,保家和卫国已不分彼此,只是一个在外,一个在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