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书写奉献之歌 用生命铸就忠诚警魂

发布时间:2021-03-14  来源: 那曲政法  

唐古拉,藏语意为“只有雄鹰才能飞跃的地方”。而他们被称为唐古拉山上的守护神。他们长期坚守在全国海拔最高交警执勤点位,“以命换命,护民保畅”是他们的誓言。

他们为了人民而战,为了生命而博,无数次与死神赛跑,挽救了一次次鲜活的生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万分感激。他们就是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那曲市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曲松(1995-2019),男,藏族,西藏安多县人,2017年4月参加公安工作,生前系安多县公安局交通管理中心警务辅助人员,2019年6月5日16时40分许,在国道109线巡逻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不幸离世,年仅23岁。

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曲松凭借着自己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对公安事业的热爱,把自己全部热情默默熔铸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在工作中,他团结同事、尊重领导、尽职履责、甘于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真正内涵;在生活中,他严于律己、洁身自好。以自己的优良表现获得了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群众们的高度认可。


勤学好练提业务素养

国道109线唐古拉山路段海拔在5200米以上,属高寒、高纬度地区,空气中的氧含量不足内地的50%,气候条件极为恶劣、天气极不稳定,“风雪仓库”的唐古拉山口冰雹、降雪、大风天气四季可见,常年大风、低温、降雪再加上冻土层、风吹雪的因素影响,除雪保通便成为了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秩序中队的日常工作。并随着近年来全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承担着70%进藏物资运输的国道109线,年均车流量已增长至50余万辆,这样急速的增长再次加重了秩序中队的道路交通管理压力。

作为秩序中队的一员,曲松为了能更好地维护沿线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文化不高的他,却一刻也没有放松对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他认为辅警也是“警”,人民警察的荣誉是至高无上的,穿上这身警服,就要严格按照人民警察的标准要求自己,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学习上有困难,弄不懂意思,他拖着民警不放,不讲明白不罢休。专业上动作慢,他就反反复复的练,直到熟练掌握、应付自如。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让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成长为秩序中队的业务骨干,在各项行动任务中挑起了重担。

立志从警争表率先锋

曲松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人民警察,2017年,当他得知安多县公安局正在招录辅警,便报名参加并成功通过考试,被录用为交警大队秩序中队辅警。短短的2年,曲松已经参与除雪保通任务30余次。不管是多急难险重的任务,他总是冲在前面,立足本职、扎实苦干,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句累。除雪保通过程中,他看到故障车的维修任务死死压在了几名会修车的同事身上,故障车的持续增多与修理进度不断拉开差距,他当场下定决心向会修车的同志学习修车技能,在多次观摩学习与同事的带领下,他成功掌握了高寒高海拔地区故障车的修车技巧。随后在每次除雪保通任务中急需故障车修理人员,他总是奋勇争先、忘我工作,帮助多辆故障车成功脱困,以自己在汽车修理方面的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守护了千万个家庭的平安团聚。

2019年2月,正值春节和藏历新年,为保障109国道的物资运输,他和同事连续奋战59天,期间脚肿了、感冒了、脸冻伤了,他仍坚持奋战在一线。困了就躺在警车里眯一会儿,醒了就继续铲雪除冰、疏导交通、救助高反人员,长时间以干得发硬的馒头与面包充饥、以冰冷的凉水解渴,日平均睡眠不足5小时,却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能更快恢复道路畅通,因为太高的“出镜率”,被进出藏的大车司机亲切地称为“段长”。

2017年5月1日,因异常降雪导致国道109线唐古拉山路段交通再次被堵,秩序中队全员出动开展紧急保通任务。曲松接到任务后,匆匆告别家中生病的父亲,便出发赶赴拥堵路段。5月3日,曲松正在进行交通疏导时,突然接到父亲病重的消息,正送往医院抢救。曲松的心瞬间变得沉重起来,一边是对父亲病情的担心,一边是还未完成的保通任务。怀着对父亲病情的极度担忧,他向队长顿珠走了过去,刚准备与队长商量此事,一声高反人员的求救声引起了他的注意,抬头看看越来越多的高反人员、持续拥堵的车辆长龙,话到嘴边的他忍住了,埋头又加入到了除雪的队伍中,与大家并肩作战。直至5月5日,除雪保通任务接近尾声,队长顿珠在与其他队员聊天中才得知此事,立刻命令曲松赶紧下山看望父亲。曲松含泪告别同事们便立刻向医院赶去,但当他到达医院时,父亲已经神志不清,连曲松都不认识了。曲松不知喊了多少次爸爸,但父亲始终没有任何回应。5月5日,曲松父亲在转院途中不幸去世。

永葆初心挽鲜活生命

曲松爱着这方土地、也爱着每一个从这片土地上走过的人,并把这种爱融入到每一项实际工作中去。凭着自己这份执着的爱,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吃苦耐劳、不计得失、无怨无悔,在不平凡的岗位中用平凡的身躯,为人民群众、司乘人员铺就了一条条平安大道。

2月28日9时许,国道109线唐古拉山路段天气好转,经过一线执勤警力没日没夜地奋力保通工作,积雪结冰路面具备了车辆通行能力,曲松在得知这样的好消息后,生怕滞留的司乘人员无法及时知晓,第一时间沿着停滞的车流逐车叫醒熟睡的大车司机,长期滞留、高寒缺氧,这样的好消息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万千堵塞驾驶人员们的车厢,他们欢欣鼓舞的同时立刻点火,在交警的指挥引导下,有序离开了拥堵路段。但唯独有一辆进藏方向的重型半挂牵引车仍然待在原地一动不动,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曲松发现后,小跑至车辆驾驶窗前,发现驾驶人员呼吸困难、脸色发白,同行的人同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曲松便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氧气罐手把手给司机、司乘人员吸氧,待情况得以稳定好转后,驾驶人员才将车开走,临走时该车的司乘人员纷纷向曲松竖起了大拇指、双手合十向他表示诚挚的感谢。其中一名被他及时救助得以挽回生命的群众,双眼满含泪水地对他说:“路冷天也冷,但有交警的地方就是温暖。”

2019年6月5日16时40许,曲松在巡逻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在送往医院抢救途中不幸逝世,年仅23岁。和平年代,唯有突来的天灾人祸最让人感到绝望与无助,但也就是在此时,也最能让人真实感受到温暖的力量、互助的伟大。在国道109线唐古拉山路段,仿佛还能看到曲松携氧不断挽救群众的生命,一步一脚印丈量着唐古拉山的实际距离,以自己的一己之力托起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人在征途秋意浓,何堪风雨造英雄!”在保证民安路畅的途中,他步履不停,碌碌不息,守住了别人的青春年华,却没能守住自己宝贵的生命,永远地倒在了他曾日夜守护的109国道上。

23岁的年华,他就算无法延续生命的长度,却无限扩展了他生命的宽度。在逝去之时,他用自己的鲜血将担当的意义书写得洋洋洒洒,不断激励着曾与他并肩作战的每一位战友,持续照亮着从这片土地上走过的每一个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