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城关区甘旦康桑北院“双联户”户长琼达:身体力行 “联”出美好新家园

发布时间:2020-05-13  来源: 西藏日报  

  

琼达老人在户长值班亭内与居民交流社区工作。 本报记者 丹增平措 摄

  甘旦康桑北院,一座充满年代感的传统藏式四层居民大院,坐落在拉萨老城区核心区域的吉崩岗街道热木其社区。

  从大院正中的大门进去,方正的院落被划分成了3个区域。东侧是自行车和电动车专用停放点,居中的位置是一排自来水龙头和居民共用的洗漱台,而西侧的中央用方形的铁架摆满了颜色各异的数十盆花,大院的石板上几乎看不到一点儿垃圾。寂静的阳光透过被楼房围成的天井,洒满了大院的每一个角落,老城区闹市的喧嚣在这里荡然无存。

  古朴的大院整洁如新、井然有序,居民们都说这是琼达老人的功劳。今年72岁的琼达,是这座大院的一名“双联户”户长,老人清瘦矍铄、身板硬朗,深棕色的印度礼帽搭配左手臂上的红袖标,更显精干。“人上了年纪都得找点乐子,有人爱唱歌、有人善跳舞,我就好打理大院里的这点事儿。”琼达老人说。

  社区按照拉萨市的统一标准,在各居民大院内搭建了简易的活动板房,作为户长和居民小组组长的值班亭。甘旦康桑北院的值班亭紧挨着院落西侧的花盆架,亭子虽然狭小,但这里各类登记簿、宣传册和工作台账一应俱全,且归纳整齐有序。透过亭子里的玻璃窗往外看,整个大院一览无遗,这里就是琼达老人的“办公地”。

  琼达老人轮班时,每天早上9点准时到值班亭坐班。日常的工作包括督促居民维护公共卫生和环境整洁,以及转达社区通知和协助登记流动人员情况。这样程式化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执行起来也并非易事。吉崩岗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旺堆说,包括甘旦康桑北院在内的老城区住的大部分是外来租户,辖区人口密集、商贩众多、巷深路窄,所以防止出现矛盾纠纷、环境脏乱差、道路堵塞等等“琐事”纷繁复杂,没有有一定威信的户长来引导和监督,仅凭社区工作人员的一己之力是不现实的。

  琼达老人虽年事已高,但老当益壮。相比在值班亭“坐班”,他更愿意多走动、多干事。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琼达老人早在社区下发通知要求落实防控措施前,就自费购买地毯在大院门口铺设了消毒地毯,老人敏锐而负责任的做法在大院和整个社区赢得赞赏。

  “居民们当初推举我当户长,我的作用就得发挥起来。”琼达老人不当“指挥家”,爱做“执行者”。为了居民们都能爱护公共卫生,老人不定时组织清理院子里乱堆乱放的杂物,在院子里划分区域禁止车辆乱停乱放,每天还在院子里洒水除尘。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整个院子的焕然一新,居民们的生活习惯也有了改变,因为看到琼达老人身体力行的付出,大伙儿不敢不守规矩。

  早在“双联户”工作全面开展以前,琼达老人就是辖区的一名居民组长,至今为社区工作已经20年了。多年的工作经历,让老人坚信,“走访”是做好工作、解决问题的基础。

  为了履行好户长职责,琼达老人带着上级交付的任务,每个月都要挨家挨户进行一次家访,大院里的59户家庭,谁是常住户、谁是出租户,他都了如指掌。走到困难户家庭,他宣传民生政策;走到有待业青年的家庭,他按照社区要求提供岗位信息、鼓励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走到居住外来人员的租户,他讲解治安管理的要求,并对他们的生活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也正是在这样经年累月的家访和琼达老人的言传身教下,甘旦康桑北院里的居民养成了邻里和睦、团结互助的好传统。

  在琼达老人以身示范的带动下,每年获奖联户单位成员都要从奖金中拿出一部分钱帮扶困难邻居,大院值班亭的文件柜上装满印有受捐人鲜红手印的字据,捐款额度总计7000余元。大院里的外地租户都是周边商贩,家里值钱的货品不少,每年他们春节或其他节日回家或出远门,户长和邻居们都主动帮忙守好门窗,大院里至今没有发生过贵重物品盗窃案件。

  社会和谐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在琼达老人所在的吉崩岗街道,由居民和商户组成的联户单元有近600个,户长们对辖区“情况熟、人员熟、地域熟”,有效促进了辖区的和谐稳定和精细化管理工作。吉崩岗街道党工委书记索朗仁青说:“‘双联户’是基层基础工作最小的单元,也是服务居民群众的第一线。像琼达老人这样能够履职尽责的户长,一直为优惠政策落实、人口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群众共创平安和谐、共建美好家园的自觉性、主动性、参与性。”

  甘旦康桑北院,除了古朴的美和花儿的芳香,琼达老人的善和勤,更会触动人们对这座大院、这座老城心底的爱。

责任编辑:贺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