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困难,找他准没错”

发布时间:2019-01-16  来源: 西藏法制报  

  在绿意葱茏、环境宜人的林芝市波密县,提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黄炳勇,同事会说“他是一个执行力强、敢于冲锋陷阵、勇挑重担”的好民警;古乡人会说“黄所长时刻心系群众,保护我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国道318线上的司乘人员会说“这小伙有为民情怀,有什么困难,找他准没错”……

  突发险情“守护者”

  黄炳勇2010年入警,2012年分配到通麦乡派出所工作。在通麦乡工作期间,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生动实践着基层公安民警的“老西藏精神”,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通麦在我心中,是一份情结”。

  2013年8月2日晚,通麦大桥垮塌,318国道通麦大桥段道路完全中断。黄炳勇带领公安检查站全体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事故情况,在向上级部门汇报的同时,他摸黑下到距路面落差20多米深的易贡河滩,搜寻遇险人员。

  8月7日,通麦便桥通行,并实行交通管制,仅供行人步行通过。便桥下江宽水急,人走在上面晃晃悠悠很是吓人,不少人走到便桥上便头晕目眩,极易发生危险。黄炳勇和同事每天8∶00到22∶00分别在便桥的两头护送行人安全过桥,随时叮嘱过桥人员不要看江水,扶好两侧护栏慢步行走,遇到老弱病残群体,他们或是搀扶或是背他们过桥,然后再从对面将他们接过来。

  连日往返奔波,他神经高度紧张,后来他对同事讲道:“有时在桥上,我有了幻觉,感觉自己仿佛在江面上飞。”同事劝他休息一下,准备替换他休息,他总说:“这算不上什么,你们先休息一下吧。”

  就这样,他和全站民警在高温与无规律休息的高强度工作压力下奋战在桥头,重复着登记过桥人员信息、维持来往秩序和帮助困难人员过桥3件事,直至9月10日通麦汽车便桥恢复通车。

  一个多月时间里,凭着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和对群众的关爱,他与同事护送群众两万余人次。

  执勤工作“主心骨”

  通麦乡二级公安检查站位于国道318线咽喉地段。旅游旺季来临时,自驾、徒步、骑行人员会显著增多,每天过往车辆1000余台次、过往司乘人员5000余人次,且人员成分复杂,公安检查站工作压力增大。

  作为检查站负责人的黄炳勇深知责任重大,他带领全站民警团结一心,克服人少工作量大等实际困难,提前部署、细化方案,全力确保检查站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他坚持“严之再严、细之再细、不漏一人,不漏一车,不漏一物”原则,认真做好过往人员、车辆、物品的登记、盘查等工作,真正发挥了公安检查站“护城河”“过滤器”“防护网”作用。

  在担任公安检查站负责人期间,全站累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00余起,先后参与社会救助1000余次,疏导交通1500多次,疏导车辆20余万台次,抓捕网上在逃人员3名,为各族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600万元。

  为民服务“践行者”

  2016年4月,国道318线川藏公路102滑坡群和通麦至105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正式通车。

  通麦乡路全通了,天险不再险。重点承担交通检查疏导工作任务的通麦乡二级公安检查站也于同年7月更名为通麦乡警务站。2016年11月,黄炳勇被调整至波密县古乡担任乡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

  如今,虽然工作的重心变了,但他为民服务的初心却始终没变。一上任,黄炳勇便马不停蹄奔赴各村走访群众,深入农户家中嘘寒问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详细记录着他的所见所闻和需要为群众解决的问题。

  2017年3月23日,黄炳勇接到群众电话报警称,一辆货车后轮胎起火,火势严峻有往山区蔓延的趋势,且车主情绪异常激动。他迅速组织民警携带水桶、铁锹前往现场进行处置。在灭火过程中,他一边联系消防、林业等部门前往灭火,一边开展临时交通管制并安抚当事人情绪,火势得到了有效控制。经过两小时的努力,火势被完全控制,无人员伤亡。

  5月13日,波密县公安局古乡派出所收到一面印着“大火无情人有情,助人为乐显真情”的锦旗,群众对黄炳勇和古乡派出所全体民警的感激之情深藏在这面锦旗中。

  2018年7月11日凌晨,索通村突发泥石流自然灾害,造成国道318线道路交通中断,黄炳勇依然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警戒工作,做好过往司乘人员劝返工作。随后,他带领派出所民警顶风冒雨奋战一线57小时。7月13日15时40分,道路刚一恢复单边通行,他又投入到了交通秩序维护工作中。

  ……

  像这样的事情,在黄炳勇身上还有许多许多。8年里,黄炳勇始终秉承为民服务宗旨,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践行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践行着公安民警“身为一方民警,服务一方百姓、守护一方平安”的庄严承诺。

责任编辑:贺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