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吉公安驱车千里为牧民找回“67头牦牛”
八月的革吉,羌塘草原,天高云阔,牧草丰美。然而,8月16日早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革吉镇派出所的宁静。牧民贡觉焦急的声音从电话听筒传来:“警察同志,我们两家的牦牛不见了,整整67头啊。”电话那头,牧民贡觉的声音因焦急而颤抖。
接到报警后,革吉镇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展开调查,经了解,贡觉和洛桑两家的牦牛原本在距镇子160公里的夏季草场放养,平时就将牦牛散养在山坡上,因有事离开两天,返回来发现牛群不翼而飞。“67头牦牛!”价值近50万元,是两家牧民几年的心血。


紧急出动,警车驶向茫茫草原



警情就是命令!革吉镇派出所副所长旦巴同志迅速集结4名警力,两辆警车,协同镇政府干部带上干粮、饮用水和必要装备,立即驾驶警车赶往牧场。临行前,旦巴同志对出警民警说:“牧民把牦牛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我们一定要帮他们找回来!”




160公里的牧道,警车颠簸了近4个小时。当民警们抵达海拔4800米的案发草场时,看着两家人失落的表情,牧民巴珍已经哭成泪人:“这些牛是我们全部的家当啊,要是找不回来……”旦巴同志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阿佳,放心,我们一定把牛找回来!”
经过仔细勘察牦牛走失地点,民警向失主询问牦牛的体貌特征、日常活动范围等关键信息,并对周边地区展开走访调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民警在草地上发现了杂乱的牛蹄印,据牛主人反映:“这群牛应该往康巴列村方向去了,我们之前已经找了三天,该找的地方都找了,还是没有找到。”


驱车数百里,车轮碾过无数无人区



旦巴同志立即将将情况报告至公安局主要领导,局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县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搜寻工作。革吉镇派出所按照上级指示要求,立即组织4名民警顺着康巴列村方向一路追去。八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车内被阳光晒得滚烫,民警行驶300余公里之后,依旧未发现“蛛丝马迹”。夜幕降临,荒漠的牧场上只见闪烁的警灯,气温骤降,民警只能在崎岖的牧道上艰难前行。直至第二天,民警在康巴列村附近的山谷内发现新鲜的牛蹄印,但是山谷地势崎岖,车辆无法行驶,民警只能徒步翻山寻找。可是山谷地势太过险要,民警随即向公安局指挥中心求助,在局主要领导的指示下,决定出动无人机辅助搜寻,通过空中侦察等现代科技手段排查,经过4小时的搜寻,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凯旋归来,警民鱼水情深



在使用无人机搜寻无果后,搜寻队又回到起点。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指派包镇领导、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次仁顿珠同志带队,由镇政府、驻村工作队、革吉镇派出所组成的15名搜寻力量分批展开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位于公前村和康巴列交界处,距离放牧草场60公里的地方,一群牛群出现在民警眼前。“是的,是的。这就是我的牛。”望着失而复得的牛群,贡觉与洛桑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他们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说:“太感谢你们了,这些牦牛对我们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财产,要是找不回来,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你们真是人民的好警察!”而民警们虽然疲惫不堪,但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看到群众开心的样子,再苦再累也值得。”民警次旦平措笑着说道。
经过民警仔细清点,67头牦牛一头不少!8月18日傍晚,当金色的夕阳洒满草原时,一支特殊的队伍出现在康巴列村附近的山谷内,数名民警赶着67头牦牛,像凯旋的战士般归来。





“在高原,一头牦牛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在这片平均海拔4700米的土地上,革吉镇派出所的民警们用忠诚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动人篇章”。那一面面悬挂在派出所荣誉墙上的锦旗,那一张张牧民朴实的笑脸,都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