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用心守护“离别”中的体面与温情
婚姻的画卷,未必都能勾勒出白头偕老的圆满。当缘分走到尽头,是让家庭成为“战场”,还是帮助双方体面告别,给过往一份尊重,给未来一个起点?近日,那曲法院干警,用两次成功调解,给出了充满温度的答案。他们不仅化解了纠纷,更守护了亲情,诠释了“竭尽所能促圆满”的深刻内涵——有时,圆满并非强行捆绑,而是让每个人,包括孩子,都能在破碎的现实中找到最安顿、最有希望的出路。

一句风趣的“家常话”,点醒僵持中的夫妻。在班戈县,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因长期感情不和,隔阂已深,来到法院时争吵不休,关系僵持。面对情绪激动的双方,法院干警没有机械式搬出冰冷法条,而是巧妙利用综治中心的多元解纷机制,联合调解员拉起了“家常”。调解陷入财产分割的僵局时,干警笑着算了笔“明白账”:“你看,20头羊、2万元的现金、1.4万元的汽车,每人分一分,也不少呢!往后各自都能过得不差。”这句接地气的话,瞬间打破了紧张气氛,让双方从情绪的漩涡中回到现实。他们意识到,与其在争执中消耗彼此,不如理性面对,各自开始新生活。最终,财产分割顺利达成,两人平和道别,互道一声“以后各自安好”。干警的用心,在于用情理破冰,让法律的裁断充满了人性理解。

一切为了孩子,让父母之爱在离别后延续。另一对来自双湖县的夫妻,结婚十余年,育有两个孩子,却因家庭观念差异和相互的伤害,感情彻底破裂。此前,村“两委”多次调解未果,核心矛盾集中在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上。面对这个更为复杂的局面,法院干警的调解重心首先放在孩子身上。他们并未急于划分抚养权,而是慢慢引导夫妻一起回忆“孩子平时最喜欢和谁聊天?”“学校的事情更愿意跟谁说?”这些关于孩子日常喜好和需求的问题,渐渐唤醒父母的责任感。干警耐心分析:“谁陪伴时间更多、谁更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这才是对孩子最有利的选择。”最终,双方商定了“轮流陪伴+共同承担抚养费”的灵活方案。最令人动容的是,孩子得知安排后,释然地说:“爸妈还是爱我的。”这句话,正是法院干警竭尽所能追求的最佳结果。最大限度保护孩子心灵不受成人世界风暴的侵袭,让父母之爱在家庭形态变化后得以延续。破除非此即彼的思维,寻求最优解。
两次成功调解,生动体现那曲法院在家事审判中的先进理念。法官竭尽所能,并非一味劝和,而是深刻理解,始终秉持破除非要争个“你输我赢”的对抗思维,搭建沟通桥梁,既讲法理,明晰权利义务的底线;更用真情,疏通当事人的心结;让孩子的利益最大化、伤害最小化,让一段关系的结束,同样能有一种负责任的“圆满”。
都说离婚容易成战场,但那曲法院干警用行动证明,有法度,有温度,有智慧,一个好的结束,何尝不是所有人新开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