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找法 办事说法聂荣县不断提高依法治县工作水平
依法治县工作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保障和重要手段。近年来,那曲地区聂荣县紧紧围绕“稳定立县、科教兴县、牧业强县、民生和县、文化促县、项目富县、生态美县”的基本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的指示要求,以严格行政执法为核心,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各项事业的法治化进程。
目前,遇事找法,办事说法,解决问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靠法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式。
□提高群众法律素质
聂荣县是典型的牧业县,全县人口3.5万。为了抓好法治教育,聂荣县针对牧户居住分散,人员难以集中,普法教育战线长、层次多、内容广、要求高、组织难等特点,充分利用每年“三大节日”、“综治宣传月”、“3·15”、“3·28”、“六月宣传周”、虫草采挖期、赛马节、“9·16平安西藏宣传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日,在人口密集地、各寺庙、各乡镇、村(居)开展规模较大的法治宣传活动。几年来,共开展各类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128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10万份,制作宣传展板45个、悬挂宣传横幅30多幅,法治宣传覆盖率达90%以上。
以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具体实施部门,组织检法两院专业人员和援藏律师对普法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开展普法工作。几年来,共培训普法骨干500多名。在整个普法教育中,把狠抓领导干部、青少年、寺庙僧尼作为重点对象教育,突出重点普法对象法治教育特色。在县职业技术学校、人民法院建立了重点普法对象法治教育培训基地,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寺庙僧尼、青少年、重点人员等举办五期专题法治培训班。期间,共有320名干部、600名青少年、120名村干部、200名寺庙僧尼、42名重点人员参与了专题法治培训班,并邀请上级业务部门讲师,重点对宪法、刑法、民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各项惠民政策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授课。
为了提高普法教育质量,组建了以县政府法律顾问(援藏律师)为主的法治教育讲师团。同时,各乡镇、各单位、各学校也都配备了相应的普法辅导讲解员和法制副校长,深入牧区、机关、学校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全面推进公正司法
根据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了县、乡两级法制建设领导工作机构。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和副组长的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依法治县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全县普法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抓好学法制度的落实,全县制定并落实了县、乡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季度进行一次法治学习,村居两委班子每周一次学法,驻村工作队每周两次学法,寺管会每周一次学法等制度,这些普法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各级组织和人员的学法积极性,促进了普法工作的开展。
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本着有利于国家法律法规正确执行,有利于监督执法权力,有利于严格执法、依法办事,有利于规范执法行为的原则,通过采取明确执法主体,提出执法要求,落实执法责任,建立健全奖惩机制等措施,在全县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实行执法责任制,采取领导抓,抓领导,一级抓一级,一级负责一级的办法,组织各级执法部门完善执法程序,整顿执法队伍,健全内部考核办法,落实监督制约机制,对整个执法工作进行全面规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理顺了县直各部门与各乡镇执法机构的关系,重新界定了县直和各乡镇执法单位的权限,做到了不失职,不越权,严格认真执法。
□抓好行业依法治理
把狠抓行业依法治理作为依法治县的又一重要环节,着力狠抓了农业、教育、交通、城建等行业的依法治理工作。在农业方面,积极宣传各项惠民政策,正确引导牧民群众科学合理使用草场和虫草资源,以“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和“双联户”工作为载体,大力培养牧户“法律明白人”,建立完善联学联守制度,共培养“法律明白人”1300人,使农村法治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在教育系统,认真开展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与学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建立了教育教学各方面的管理制度。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深入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宣传了企业法、劳动法、合同法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职工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组织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素质,增强了依法经营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按照突出问题集中治,普遍问题综合治,重点、难点问题专项治的思路,及时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几年来,县文化执法大队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隐患,组织公安、工商、文化等执法单位,对全县6家音像店进行了整顿,收缴非法音像、非法出版物共500余册;县公安针对存在的社会治安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其中,对12名涉案人员依法进行了治安处罚;县工商、物价、医药、卫生等执法部门,开展经常性的打击假冒伪劣专项治理活动。近年来,共开展集中打假12次,公开销毁假冒伪劣商品价值近30万元,依法制裁了各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有力地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通过采取制定规范,分解目标,落实责任,推行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等措施,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具体,管理规范,形成了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