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检办案”第三期:亮剑民事终本执行专项监督!

发布时间:2025-09-22  来源: 林芝检察  

9月20日,林芝市人民检察院为期一周的第三期“融检办案”圆满结束。基层检察院是办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的主力,此次集中办案重在依托区检院“一站式”帮带和检察一体化优势,通过头雁领航、帮带共进、上下联动等方式,切实提升民事终本执行监督质效。

压实“头雁责任”,

激活融检办案“牵引力”


林芝市检察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靠前指挥,为本期融检办案注入了“最强引擎”。尼玛次仁检察长第一时间组织区检院“帮带组”和基层院办案检察官见面,明确“终本不是终点,监督必须治本”的鲜明导向,并亲自推动设立“夜学研讨”, 由分管院领导组织帮带组老师、业务部门与基层参训骨干每晚开展“四检融合”专题研讨会。研讨会重点围绕“四大检察”实务中的监督难点与衔接点,结合当天办案发现的问题,深入探讨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路径。同时,就基层检察业务发现的共性问题和重要个案进行集中研判,通过案例共析、经验共享、智慧共融的方式,在思想碰撞与经验共享中拓宽视野格局、突破思维定式,全面提升参训干警综合履职能力和系统思维水平,推动实现“在办案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的良性循环。

依托“一站式”帮带,

强化融检办案“支撑力”


本期“融检办案”正值区检院“一站式”帮带组进驻林芝市院指导期间。为切实发挥帮带效力,5名帮带组老师与基层院6名业务骨干同时入驻融检办案中心,重点审查巴宜区法院近三年办理的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围绕民事执行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执行乱”等问题,开展集中攻坚。帮带组老师全程指导案件审查与晚间研讨,共审查案件90件,通过逐案过筛、分类研判、集体讨论等方式,发现财产调查不彻底、终本约谈流于形式、文书制作不规范等问题线索12条。本期“融检办案”通过“以案代训、实战帮带”,有效提升参训干警的监督能力和专业素养,实现了“上级帮带+融检履职”双轮驱动、同频共振。

用好“成果汇报”,

提升融检办案“生产力”

为全面展示成果、固化经验、查找短板,推动林芝“融检办案”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9月19日和20日下午,尼玛次仁主持召开第三期融检办案民事终本执行监督成果汇报会。各基层院以撰写审查报告和检察建议书的形式重点汇报了案件审查情况以及检察监督建议,尼玛次仁就“融检办案”实战运行取得的成效以及发现的问题一一点评。针对发现的问题,市检察院将建立问题台账,强化跟踪问效,指导基层院依法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落实,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和当事人合法权益。

“民事检察是贴近人民群众、直接服务民生、充分反映民意的检察工作,必须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尼玛次仁强调,全市检察检察机关要聚焦民事终本执行程序中严重损害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民事权益的违法情形,因案施策,有效激活“沉睡”的执行案件。

一要持续提升阅卷审查能力。阅卷审查能力是民事检察监督的核心能力。“卷”是监督的原材料,“阅”是发现问题的唯一入口,“审”是决定监督质效的命门。只有把阅卷审查做扎实,才能让违法裁判、虚假诉讼、执行漏洞等问题无处遁形。

二要持续提升问题归纳能力。民事检察监督从个案走向类案、从类案走向治理,关键是要学会聚类归并。要把上百个卷宗里的“小异”抽象成“大同”,归纳案件背后的共性问题和制度漏洞,让民事检察监督射程从“一案”延伸到“一片”。

三要持续提升文书制作水平。必须把规范意识贯穿民事检察监督办案全过程,不断提高文书格式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事实叙述的清晰性与精准性、法律适用论证的说理性与逻辑性,完善审核把关机制,定期开展专项评查,促进监督办案提质增效。

四要持续提升监督办案质效。依托融检办案中心,强化民事检察履职的一体性和主动性,提升检察人员的调查核实能力、法律适用能力,聚焦民间借贷、执行异议等重点领域,开展精准监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